“聆听完政府工作报告,让我更加坚定了迈出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新步伐的决心。”市人大代表、苏州市迎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赟德激动地说。今年,他关注到了苏州本地优质水稻品种的现实困境,建议在接下来的水稻种植、农业生产过程中,继续推广智能农机,普及无人化农机作业,推广优质优价的苏州地产水稻品种,在新时代“鱼米之乡”的蓝图下,种好“苏湖熟,天下足”的责任田,让苏州大米走进千家万户。
90后人大代表朱赟德是一名“新农人”,扎根田间10年。今年是朱赟德代表履职的第三年,此前他提出的“关于农业人才和年轻力量培育的建议”,在政府指导和农业部门的全力推动下,过去一年苏州累计培养了1.6万名“新农人”。同时,他也积极运用全套智能化设备和加工生产线,提供水稻生产种、管、收、加工的全流程服务,服务周边农户水稻面积近4000亩,有效带动农民增收。
朱赟德代表建议粮食部门指导本地优质水稻品种的收购价与南粳46持平,推动市场流通环节对于苏州育成水稻品种的认可,农业推广部门持续开展对本地育成水稻品种的集中示范,组织现场观摩,加强宣传力度,提高农户种植苏州自主创新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,加速完成苏州市《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行动方案》中自主创新水稻新品种覆盖率达40%以上的目标任务。朱赟德代表表示,下一步,他将继续完善好智能农机具的应用,切实发挥地方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,推广普及更多的新机具和新技术,推动农业生产进入更加高效、智能的新阶段,以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,进一步促进“智造之城”与“鱼米之乡”相得益彰。
永红国际展览(搜索"永红国际展览"公众号关注)注:转载请联系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,不得删减内容。